新闻动态

两家公司争夺一个ST公司,真少见!那么这两家公司的要约收购会成功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0点击:20

两家公司争夺一个ST公司,真少见!


2025年1月18日ST新潮发布《关于收到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提示性公告》,宣布金帝石油向公司发起要约收购,计划以3.1元的价格,要约收购股份数量 1360099165 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本次要约收购需要耗费资金约42.16亿元,收购人已经缴纳了20%的保证金。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立即上涨,6个交易日从2.23元上涨到2.82元。相比3.1元的要约收购价格,这种上涨并不算很过分。但是很诡异的是如果后期并没有继续上涨,而是逐渐下跌到2元附近,直到近期要约收购即将开始申报才逐渐上升。更让人吃惊的是眼看要约收购就要完成,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4月19日伊泰B宣布参与要约收购!伊泰B报出的要约收购价格为3.4元,要约收购数量占ST新潮总股本的51%,达到了34.68亿股。


为什么两家公司都要抢购一家ST公司呢?ST新潮是A股目前唯一一家实现油气上游全产业链国际化运营的上市公司,其99%以上资产布局于北美油气核心产区。美国子公司日产油气当量达6.2万桶,是美国页岩油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伊泰B本身就是从事能源行业的大型企业,ST新潮虽然是ST公司,但是财务数据还是比较好看的。2021年到2023年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错,营收分别为48.21亿、93.57亿、88.49亿,净利润分别为3.652亿、31.27亿、25.96亿。2024年前3个季度的营收已经达到了64.30亿,净利润为16.52亿。公司之所以是ST,是因为会计师对公司 2023 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理由是旗下子公司在进行内部股权转让的时候没有获得母公司批准。基于以上多项因素,金帝石油和伊泰B才会实施这一要约收购计划。


那么这两家公司的要约收购会成功吗?先说金帝石油,该公司要约收购正在申报过程中,所有已经申报的投资者随时可以撤销申报,截止时间是5月7日。虽然该申报已经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相信已经有不少人进行了要约收购的申报,同意接受要约。但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伊泰B,而伊泰B的要约收购价格为3.4元,比金帝石油的收购价高约10%。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同意继续收购等于自己会损失掉10%的利润,这显然是不划算的。因此大概率会有较多的投资者撤回要约收购的申报,准备卖给伊泰B。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次金帝石油的收购很可能会失败。同时这次的要约收购是有条件的,最低收购数量不低于总股本8%,否则不会实施。


至于伊泰B提出的要约收购因为价格要高10%,同时伊泰B要约收购的股份区间为最低收购28%,最高收购51%。无论是价格还是收购数量的跨度都会比较大,因此伊泰B的要约收购可能性会远高于金帝石油要约收购的可能性。考虑到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约为总股本的36.41%,伊泰B收购的数量应该足以拿到公司的最大股份和控制权,成功概率较高。


那么普通投资者如果想趁机买入股票然后参与要约收购完成套利,这种思路是否可行呢?如果市场价格快速上涨逼近3.4元的收购价,那么套利空间很快消失,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什么参与的必要了。截止4月18日收盘价格为2.84元,如果连续3次涨停后距离3.4元的空间就会很小,那就没意义了。但是如果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和3.4元要约收购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那么这种套利就有参与的必要。但是并不是说一定稳赚不赔,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根据伊泰B提出的要约收购方案,若要约期限届满时,如果要约收购比例低于28%则会导致要约收购失败,如果预受要约股份的数量超过ST新潮股份总数的51.00%,收购人按照同等比例收购预受要约的股份,计算公式如下: 收购人从每个预受要约股东处购买的股份数量=该股东预受要约的股份数× 1 (3,468,252,870 股÷要约期间所有股东预受要约的股份总数)。就是说最终参与申报的股份比例在28%到51%是最有利的,如果申报比例高于51%可能会有部分股份无法完成要约收购申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追高买入的股票可能就要砸手里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经过两次要约收购之后,金帝石油、伊泰B和原有的宁波国金持有的总数大于总股本90%。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公司会触及上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社会公众股份比例不得低于10%的条款而退市,如ST新潮最终因股权分布不具备条件终止上市,届时收购人将通过适当安排,仍积极促使ST新潮的剩余公众股东能够按要约价格将其股票出售给收购人。如此一来情况很复杂,要约收购比例低于28%会失败,高于51%要按比例申报,高于90%后又会退市并且可以按3.4元价格出售。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创造历史的一次。


新闻资讯